我为什么又做了一个在线 JSON 格式化工具

|

给大家讲个常有的窘境。群里有人丢来一段数据,让我帮忙看这个字段哪儿不对。我正好在一台干净电脑上,IDE没装,插件也没有。我只想干一件小事:打开网页,粘贴,回车,找到问题,然后关掉页面走人。

现实却没有那么顺利。很多在线格式化器满屏广告,编辑区像记事本的小窗子;报错信息也很不人性化,有时候知识告诉你语法有错,或者类似这种“Unexpected token at position 3721”。这句的意思是“第3721个字符错了”,可我还得数到什么程度才叫3721。

被折腾得烦了,我就自己做了一个在线 JSON 工具:JSON在线格式化工具

我做这个在线JSON工具的三条原则

我给这个在线JSON格式化工具立了三条小规矩。

第一,打开即用。页面加载完,光标已经在编辑区,直接粘贴JSON文本进来就能干活。光标就是输入位置的小竖线,别看不起眼,它决定了你下一下敲在哪。常用动作都有快捷键,快捷键就是按键组合的快速命令,比如 Ctrl 或 ⌘ 加上 Shift 再加 F,可以立刻格式化。

第二,屏幕尽量留给内容。工具栏收着点,编辑区尽量大,行号和折叠齐活。行号是每行左边的小数字,方便定位;折叠是把大段内容收起来看轮廓;括号匹配会在你点到一个括号时把对应的另一半亮出来,这样不容易丢。

第三,隐私和速度要让人安心。所有JSON解析在浏览器本地跑,本地就是你的电脑,不往服务器传。

在线体验到底该好到什么程度?

我心里对“在线体验”其实有一条线。格式化JSON不只是加两个空格。缩进、换行、键的顺序要稳定,粘贴时不能偷偷把数字变成字符串,尽可能保留原文。遇到语法错误也要明确提示,第几行第几列有错,并且在编辑器里打醒目的标记。效果如下:

image-20250817214118305

image-20250817214124802

隐私再强调一下。这个工具是纯前端应用,前端就是全部逻辑都在你的浏览器里跑,不依赖服务端。断网时也能用,只要浏览器有缓存。所以即便你在公司内看敏感数据,心里也更踏实。

和本地工具的关系:不是替代,是补位

它和本地工具的关系呢。我每天还是离不开 IntelliJ IDEA 和 VS Code,这些本地工具有插件生态、项目内的全局索引,还有 Schema 驱动的智能提示。Schema 是数据的格式说明书,告诉你哪些字段是必填、各自的类型是什么。在线工具的价值在于随取随用。工单里贴来一段,浏览器里看一下;服务器上只有一个图形界面,也能救急。只要是一台能上网的电脑,就能干这个事情,打开就用,用完就走。

现在你能用到的JSON功能

现在它能做的事并不花哨:一键JSON格式化,基础编辑能力齐全,JSON语法错误定位到行列并高亮,深浅两种主题都照顾到眼睛,打开就能干活,无需登录。主题是指颜色风格,深色适合夜里盯屏,浅色在白天更清爽。我踩过字体对比度的坑,白色主题下文字发灰、暗色主题下边框太刺眼,都重新调过。

支持获取JSON节点的 JSONPath。JSONPath 是在 JSON 里走导航的小语法,比如 $.data.items 中的某个 id,像文件路径一样指到它。

支持操作历史,可以回退到以前的某个版本,方便向前追溯。

使用体验跟本地IDE差不多,主打一个清爽,专业,现代化的UI设计和愉悦的交互体验。


如果你有特别顺手的JSON处理需求,欢迎在公众号反馈,我会优先做“能让多数人少烦 80% 的那一步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