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DD (Domain-driven design),领域驱动设计,核心在领域。
什么是领域呢?
我们都知道写代码之前,首先需要梳理业务,然后再做系统设计,不可能让产品经理站在你的身后,一边告诉你业务需求,一边写代码,说一句话,响应写一行代码,我们可以把它称为“响应式编程”。
一般的,我们在写代码之前,会进行需求分析和方案设计。这一步最重要的就是把需求转换为能够落实的技术方案。而设计方案的时候,先要把需求涉及的业务边界搞清楚。
如果我们采用传统的三层架构,基于单体架构快速开发一个电商系统,可能很快就写完了,系统分层架构可能是这样:
然后,我们发现需求越来越多,于是加人呀,一大堆人进来开发同一个系统,由于只有水平的三层结构,导致模块间是耦合在一起的,很可能调整一个底层的dao或者service方法,就导致其他各个模块收到影响;另外,大家一起在一个项目里面写代码,似乎每天都在解决冲突,技术债务开始越来越多…
尝试引入微服务
于是,我们会想起拆分服务,搞成多个微服务,不同的同事在不同的服务上面开发,问题就解决了。
而拆分微服务的过程中,就需要区分业务边界,定义好业务领域的限界上下文。
领域就是一个范围,圈定了一个业务的边界。领域往往是业务的某一个部分,可以称为模块,例如电商系统的,商品模块,订单模块,用户模块,这些模块就是一个一个的领域,领域的关键是领域边界,能不能很好的区分边界,决定了领域模型构建的合理性,领域就是用于解决这个边界范围内的问题域的。
于是我们找到业务同事、产品同事,技术同事一起讨论了好几天,把系统的业务都梳理了一遍,按照高内聚、低耦合的原则,最终把大的系统划分成了几个领域,重新按照新的微服务架构梳理了整个系统的业务流程。然后就开始把单体系统重构为了微服务系统…
这一切看起来很顺利…
拆分完成之后,每个微服务仍旧是三层架构,经过了若干次需求迭代之后,我们惊奇的发现,拆分出来的微服务系统又开始变得越来越复杂了,另外,由于同事们把需求都按照事务脚本的形式填充到了Service层中,导致系统中出现了不少重复或者逻辑相似的代码,每次优化,都要修补很多地方,随着重复的代码越多,bug好像也越顽固,新来的那个同事表示,快要hold不住了…
问题:
- service不断膨胀,难以维护,找不到业务入口,只能通过rpc方法来查找入口
- service存在大量重复代码
项目负责人意识到,似乎,又得重新做一次拆分了…
聪明的团队,也许会在接收到新的需求之后,开始讨论会不会有新的领域,需不需要创建新的微服务来搞。但并不是所有的需求都会经过这样的思考过程,不知不觉中,微服务内部逻辑就开始变得复杂起来了。
最终,拆分后的微服务又变成了新的微单体,又得面临拆分的困境。
我们开始思考,微服务的问题出现在哪里了?
最终,我们发现,虽然微服务做了拆分,保证了微服务之间的解耦,但是微服务内部依然是典型的三层架构,而在互联网小步快跑,迭代试错的大环境下,开发同事接到需求,按照业务流程从头到尾就把代码填充到了三层架构中,最终导致微服务快速腐化。而目前互联网项目逐渐深入实体经济,业务日趋复杂,导致服务腐化的越来越快。
其实,我们在构建微服务的过程中,就已经用上了DDD的思想,只不过,并没有把DDD贯彻到整个项目的生命周期中。
除了拆分微服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领域模型,我们在迭代需求的过程中,也需要不断的考虑,并且需要在系统中提供特定的DDD的项目结构,方便开发同事按照项目结构进行填充代码,避免走回三层架构的贫血模型的老路。
接下来,我们先来看看DDD的架构思想,如何让DDD在我们的项目中落地。